十六届武功县委第十轮巡察启动之初,县委巡察办就专门成立了指导督导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负总责,分管同志分组负责,实行“包组责任制”,从进驻开始,现场跟组传导压力、督导进度、指导工作,对政治定位、巡察方向、谈话技巧、问题清单、底稿制作、报告撰写等进行逐一规范指导督导,面对面传导压力、点对点业务辅导、一对一会商指导,建强指导督导机制,着力提升巡察质效。
一是面对面传导压力。指导督导组及时向巡察组传达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巡察工作新精神新要求,督促巡察组全面落实组长负责制,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政治监督内涵,正确处理政治和业务的关系。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强化有重大问题发现不了就是失职、发现了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发现不解决比不巡视还坏的观念,向巡察组每名干部传导压力,激励巡察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增强党性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做好巡察本职工作之中,真正了解和掌握被巡察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点对点业务辅导。针对巡察组时间紧、任务重,人员新、经验少的现状,指导督导组采取“点对点”业务辅导,重点指导巡察组按照“六围绕一加强”“五个持续”总体要求,围绕“四个落实”“三个聚焦”开展监督,聚焦职责使命,通过以下看上,坚持“冲着班子去、拿一把手说事”,深入查找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存在的问题。对巡察组员在查阅资料、汇报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线索排查、底稿制作、报告撰写等方面问题进行详细指导,对标中央和省委巡视要求,督促严格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流程,促进巡察工作规范化运行。
三是一对一会商指导。针对共性和难点问题,指导督导组与巡察组干部一对一会商,分析研究对策,梳理工作思路,从中查找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如指导督导组“包组”同志跟组会商问题定性、线索摸排、报告起草等工作,对农业农村、住建、财政、扶贫开发等部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中的作用发挥综合分析研判,对网信、文化和旅游、融媒体等部门发挥意识形态主阵地作用方面统筹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业务看政治、透过问题看责任,找准症结所在,力求做到巡察结果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让被巡察单位信服。
通过精心安排部署,跟组指导督导,加强组办会商,武功县委第十轮巡察工作重点更加突出、过程进一步规范,报告质量定会明显提升。巡察十家单位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问题更加有力有据,巡察质效定会大幅提升。